中新网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 应妮)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大显身手的中医药,成为民众关注热点。2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旨在推动中医药非遗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发展。
7月2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旨在推动中医药非遗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发展。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代表性传承人曹洪欣教授当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会长。
他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将致力于推动中医药非遗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发展,解决中医药非遗工作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让中医药非遗传承“活起来”,为中医药非遗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据介绍,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137项传统医药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医针灸”和“藏医药浴法”先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图为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金早(右)向曹洪欣授牌。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2012—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支持1.13亿元用于中医药非遗的保护传承。其中,补助8617万元支持中医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补助1190万元支持中医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补助1520万元支持对38名中医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记录工作。但在保护中还存在扶持资金不足、后继乏人、发展方式单一、标准建设缺乏等问题。
文旅部副部长李金早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非遗成为重要战“疫”生力军。国家级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伯礼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等奋战在抗疫一线,曹洪欣教授带队组建国际首个中医药互联网抗疫平台,为挽救许多患者生命贡献力量。中医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有识之士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破解难题。
与此同时,为加强对中医药非遗工作指导与支持,大会还宣布组建中医药非遗协调委员会,由李金早兼任主任,张伯礼、黄璐琦等多位院士任副主任。(完)
获取更多资讯,请点击微信公众号
IHE大健康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行业资讯”板块所刊登文章,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联系电话:18011840036;邮箱:499708785@qq.com
TCM 中医药产业暨养生理疗博览会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and Nursing Physiotherapy Exhibition 2023
同期举办: 第31届广州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
CO-LOCATED EVENT: The 31st Chin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Health Industry Expo
2023
6.9-11
广州·广交会展馆
参展请联系
联 系 人: 汪小姐
联 系 人: 周小姐
联 系 人: 陈小姐
联 系 人: 周小姐 |
参观请联系
联 系 人: 周小姐 |
媒体合作请联系
联 系 人: 梁先生 |
人民币收款帐户
名 称: 广州市亿帆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
预订酒店请联系
联 系 人: 黄小姐 |
广州市亿帆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电 话: 020-8852 18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