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们 ×
大健康展 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邮件订阅 ×

TCM中医药展会logo,中医养生
中医药展 现场图片

中医养生的七个层次:元神、心神、情志、食疗、锻炼、理疗、药物

时间: 2020-07-17

养生,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达到颐养生命、增强体质、无病防病、有病防变,从而现实延年益寿目的医事活动。

那么具体如何养生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因为现在的人大都非常注重养生,养生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比如有的长跑、有的游泳、有的打坐、有的散步、有的练武、有的辟谷、有的推拿按摩、有的吃药调理等等。

为了让人们对养生有个更全面的了解,我把养生分成七个层次,自上而下是:守元神、养心神、调情志、善食疗、勤锻炼、先理疗、后药物(详见下图)。

最上端的是最简单的,也是最不好理解和不好把握的;最下端的是离健康越远的,也是最复杂的。

一、守元神

元神,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又是难以理解的存在。从字面上来看,元神是先天具有的,也就是说,元神不是人能够创造出来的。本来就有的神没有思虑活动,有思虑活动的神是后天之神,即识神。后天之神千差万别,而元神只有一个。

中医认为,元神藏于脑中,而脑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枢纽,为一身之宗,百神之会。这就是说,脑是元神的器官,脑功能正常,就会精神饱满、意识清晰、思维灵敏,记忆好,情志活动正常。

要更好地理解元神,我以为最好了解一下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之说。古人认为,天地万物,万物本是一气,一气分而言之则为阴阳,阴阳再分之则为五行。反过来说,五气即二气,二气即一气,一气即元神。一个人的存在,即元神的存在,元神的存在即一气的存在,因此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

对元神描述最好的有两家之言:一是《道德经》中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气致柔能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民治国能无为,天门开阖能无雌,明白四达能无知。”二是《脉望》所说:“内念不萌,外想不入,独我自主,谓之元神。”

既然元神是先天之神,不是我们能够意识到了,因此,我们只能守。守元神的最好方式就是保持清静无为,心中无任何挂碍,元神就不会被打扰。思虑一动,元神即无。守元神的最佳方式就是每天拿出一点时间静坐。

二、养心神

养生的最高层次是守元神,其次是养心神。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主要生命功能是心、肝、肺、脾、肾五个脏器。五脏各有神主,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元神是最高统帅,是五脏六腑各神的主宰。但是,上边说过,元神是清静无为的,那么它是怎么来统帅下属各脏腑的呢?这是由于五脏六腑有个主神,即心神。心神既是心的神,又与元神相联系,心神是元神的使者。比如说:元神是太上皇,心神就是皇帝,其他脏腑神就是群臣。

其它神有:主治节的肺之相傅之官,主谋虑的肝之将军之官,主决断的胆之中正之官,主喜乐的膻中之臣使之官,主五味的脾胃之仓廪之官,主变化的大肠之传道之官,主化物的小肠之受盛之官,主伎巧的肾之作强之官,主水道的三焦之决渎之官,主气化的膀胱之州都之官。

《黄帝内经》中说:“心为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管危矣。”下安即强调心主神明的作用,心主静心寡欲,心神自明,其他脏神的功能就会发挥正常,疾病也就少了。如果心主昏暗不明,其他脏神就会喧宾夺主,情志活动混乱,因此就会百病从生。

养心神,要上达元神之清静之意,又不被其他脏腑神志的干扰,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主明则下安”。

三、调情志

中医心理学有七情之说,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是我们正常的心理活动,但是,如果太过或不及就会直接对相应的脏腑造成伤害,如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等。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大部分的恶性肿瘤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情志问题导致的,因此,调情志在养生中非常重要。

调情志,在西方心理学叫情商,即对情绪的管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调情志的方式方法非常丰富。我介绍以下五种:

一是清静养神

清静养神的主要机制表现在:“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劳起”;“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这是《黄帝内经》的定论。这三条定论对清静养生的理解非常重要,请深思之。

清静养神的主要原理在于,人在清静放松时,可使脾胃生化功能正常,腠理开合功能正常,从而提高抗病能力,减少罹难病患风险。

清静养神主要是养心神,心主神明,主明则下安。

二是不时御神

御神就是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驾驭的意思,使自己的意识思维活动与外在环境协调平衡,起码没有相互冲突和矛盾。御神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持心安的状态,不使心情起伏太大,或者不能长时间地心情不能平定。神不能过于耗散,因此古人强调“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工作、生活难免发生矛盾纠纷,因此,我们常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既要生存又要长寿,我们唯一能做好的就是御神。对于不良刺激,我们做到“自讼、自克、自悟、自解”,人的情志得到良好的调节,气机流畅,则神安延年。

三是淳德全道

《洞灵真经》有如下记载: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对于德和道,孔子也认为,“有大德必行其寿”。明代养生家吕坤也曾说过:“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淳德全道是种修养,我们常人很难做到。

四是节欲守正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明确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段话高度概括了世道人心。

我们知道,男欢女爱是伐性之斧,可有谁能守的住呢?谁都知道,精者,身之本也。如何节欲守正,《黄帝内经》也给了我们一些思路,如: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等。

五是怡情养性

古人认为,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清代张英说过,人常和悦,则心气冲而五脏安,昔人所谓“养欢喜神”。

怡情养性要多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特别是高雅的、利己利人的,宋代学者倪思有齐斋十乐,可以借鉴:读义理书,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淡,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

四、善食疗

食疗就是通过饮食的合理搭配达到食治的目,是中医治病疗疾最安全的方法之一。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主张:“为医者,当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体现食疗的重要性,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近代著名医学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也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

食疗要懂禽兽鱼虫、果实菜谷的禁忌。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病相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

现在,我们不仅要懂食疗,更要懂食品安全知识,因为,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已经非常严重了。

五、勤锻炼

对锻炼人们的争议很大,自古就有兔子跑的远死的快,王八懒动活百年之说。在此我介绍一个《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的一个四维如轮,中气如轴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肝、肺、肾、心如轮,中气脾胃如轴。轴动轮转,轮转轴灵。由轮而轴是先天,由轴而轮是为后天。

锻炼就是由轮而轴。当吃的太多或者过于肥胖的人,应当加强锻炼,这是由轮而轴,消化内在的积存。如果是体弱之人,应当以静养为主,轴静轮停,保存元气不被消耗。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关于四维如轮,中气如轴的理论对于养生保健很有意义。

六、先理疗

当发生了疾病后,积极治疗是必要的,但在选择治疗方式上有先后。我的建议,如果不是急病、要病,理疗应当是首选。

理疗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是食疗次之的康复治疗方法。

理疗历史久远,在公元前7000年的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利用阳光、砭石、石针、水和按摩等治疗疾病。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常用针灸、砭石、熨贴、按摩等治病,对后人影响巨大。

目前,在我国,理疗可谓遍地开花,繁荣景象喜人,理疗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是良好的发展势头。因此,我建议有病后先理疗。

七、后药物

有了病之后,药物治疗是后选,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没有办法,不选择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还有一个弊端,一是过度治疗的问题非常普遍。二是即便是选择中草药,现在的中草药已经不是过去自然环境中采摘的中草药,人工种植、毒药残留、加工不规范等问题多多。三是辩证诊治上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此等等。

内容来源:百度百家号 博约心理

获取更多资讯,请点击微信公众号  IHE大健康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行业资讯”板块所刊登文章,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联系电话:18011840036;邮箱:499708785@qq.com


TCM 中医药产业暨养生理疗博览会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and Nursing Physiotherapy Exhibition 2023

同期举办: 第31届广州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

CO-LOCATED EVENT: The 31st Chin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Health Industry Expo

2023

6.9-11

广州·广交会展馆

参展请联系

联 系 人: 汪小姐
电   话: 020-8852 1856
邮   箱: info@ihe-china.com

联 系 人: 周小姐
电   话: 18028048079

联 系 人: 陈小姐
电   话: 18926155868

联 系 人: 周小姐
电   话: 13802437628

参观请联系

联 系 人: 周小姐
电   话: 020-8758 3463
手   机: 18028016319
邮   箱: visitors@ihe-china.com

媒体合作请联系

联 系 人: 梁先生
电   话: 020-8758 1279
邮   箱: marketing@ihe-china.com

人民币收款帐户

名   称: 广州市亿帆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账   号: 7367  7130  4842
开户银行: 中国银行广州国贸大厦支行

预订酒店请联系

联 系 人: 黄小姐
固   话: 020-8362 6659
手   机: 18620621268 (微信同号)

广州市亿帆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电  话: 020-8852 1856
传  真: 020-8852 7871
地  址: 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25-27号银燕大厦202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