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病,
如何增强体质抵御病邪?
中医教你做好以下四点!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有一段话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即言,摒弃私心杂念,保持内心安宁,达到恬静淡泊、心神自宁的最佳精神状态,有助于防御疾病、保持身心健康。
当人体处于不良情绪中,脏腑功能便会失调。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所以,面对疫情既要重视防护,同时也应放松心情,保持愉悦乐观的心态,注意精神调摄,使人体气机通畅,百病皆去。
若久居室内,不便外出,时感胸闷,可以轻轻按压或轻叩膻中穴,用声带发“呵”字音,发“呵”音6次为一个周期,可依据身体状况,连续发声3~6个周期,能够起到振奋心肺之阳、畅达胸中气机作用。
膻中穴是养生保健中常用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有调理脏腑、理气活血功效,主治病症为胸部憋闷不适、心悸气短不安等。但既往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年老体弱者,若有不适,应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足三里,隶属足阳明胃经,是一个强壮身心的保健要穴。艾灸可以激发脏腑功能、行气血、和阴阳、增强体质。按摩和艾灸足三里,是最常见的居家保健方法。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
在中医理论中,脾的功能其中有主肌肉和主统血,为后天之本。每天按足三里5~10分钟,有增加脾胃运化功能,促进体内的水湿转化为水谷精微,达到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化湿的作用,对人体大有裨益。
艾灸足三里,防病保健,效果更佳。故民间谚语有“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之说。在医生指导和保证安全前提下,采用艾灸以调理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预防疫毒有积极作用。也可选取中脘、气海、关元等穴位。
除艾灸穴位之外,还可用艾条熏香。
具体方法:关闭门窗,点燃艾条,烟熏半小时,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居室房间交替进行,每周2~3次,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生存。
古人言:“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口腔中的津液(口津),俗称唾液、舌水,又被称为金津玉液。药王孙思邈推崇至极的“舌抵上腭,吞咽口水”养生方法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厚爱。俗谚云:“口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咽津法一般包括搅舌、漱津、咽津三部分。每日清晨,用舌头抵住上颚或用舌头贴着上下牙床、牙龈、牙面来回搅动,待口中津液增多,作漱口状漱津,最后再将津液分次缓缓咽下。
咽津的过程中,可以和脾健胃、润泽五脏肌肤、养肾补元,还可补益脑髓。长此以往,可使人体健康长寿。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防御外邪入侵需要依靠体表卫气的固护。人体卫气由脾胃运化所生,也就是说,只有脾旺则气血运生有力,卫气就会充沛有力,防御功能强劲。
老年人脾胃功能低下,卫气弱则易被邪气外扰,而肺主皮毛,邪气外袭,首先犯肺,继而易引起呼吸道疾病。肺脾功能虚弱者,平时可煮熬山药薏苡仁粥服用。
山药与薏苡仁均为药食同源之品,山药既可以补益脾胃又可以生津益肺,薏仁具有健脾祛湿之效,二者入锅,熬至米粥,还能够促进肠胃吸收,从而增强体力,抵制病邪。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之一就是胃肠道,合理膳食可以打造健康的肠道益菌环境,吃出健康的身体。
获取更多资讯,请点击微信公众号
IHE大健康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行业资讯”板块所刊登文章,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联系电话:18011840036;邮箱:499708785@qq.com
TCM 中医药产业暨养生理疗博览会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and Nursing Physiotherapy Exhibition 2023
同期举办: 第31届广州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
CO-LOCATED EVENT: The 31st Chin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Health Industry Expo
2023
6.9-11
广州·广交会展馆
参展请联系
联 系 人: 汪小姐
联 系 人: 周小姐
联 系 人: 陈小姐
联 系 人: 周小姐 |
参观请联系
联 系 人: 周小姐 |
媒体合作请联系
联 系 人: 梁先生 |
人民币收款帐户
名 称: 广州市亿帆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
预订酒店请联系
联 系 人: 黄小姐 |
广州市亿帆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电 话: 020-8852 1856 |